说说ldquo美白针rdquo那

北京中科白癫分医院 http://m.39.net/pf/bdfyy/bjzkbdfyy/

前段时间,小编的同事推出了减肥药物—奥利司他的科普,吸引了大批仙女们的围观。我想对于大多数的仙女们来说,此生最感兴趣也是最持久的事业,无非两件:一是减肥、二是美白。眼看夏天即将来临,露胳膊露腿的时间又要到了。身边已经有朋友在询问:医院有没有美白针呀?我想打美白针,可不可以打呀?

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美白针吧。

随手百度一下,各种美白针的推广数不胜数,至于效果,有打了后就变白了的,也有打了后没效果的,更有打了后没变白还变黑了的;带着一脸问号,再百度一下美白针的成分,原来所谓的美白针,是多种药物的总称,一般以维生素C、氨甲环酸、谷胱甘肽为主,加或不加其他的一些抗氧化药物。按照度娘的说法,将这些药物分别静脉滴注一定的疗程后,皮肤就变白了。

事实果真如此吗?使用了这些药物真的就能白成一道光吗?接下来就是小编的查证时间!

我们以维生素C、氨甲环酸、谷胱甘肽为关键词,查看了皮肤专业相关的一些指南和专家共识,仅有两个专家共识提及到了维生素C、氨甲环酸、谷胱甘肽这三个药,但他们的用途并不是美白,而是黄褐斑的治疗。以下为两个专家共识中的涉及到上述三个药物的内容:

《中国黄褐斑治疗专家共识()》

全身药物治疗:

1.维生素C和维生素E:维生素C能阻止多巴氧化,抑制黑素合成,维生素E具有较强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,两者联合应用疗效更强。

2.谷胱甘肽:谷胱甘肽常与维生素C联用,均可口服或静脉注射。

3.氨甲环酸:可竞争性结合酪氨酸酶的底物(酪氨酸)结合位点,从而抑制黑素合成,还具有抑制血管形成、减轻红斑的作用。可口服或静脉给药,口服是最方便有效的用药方式,小剂量即有效,用法为~mg/次,每日2~3次,用药1~2个月起效,治疗时间越长,疗效越好,建议连续使用6个月以上。

《电子注射(水光疗法)专家共识》

药物治疗:氨甲环酸为合成的氨基酸类抗纤溶药。近年来,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作用被逐渐发现,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:氨甲环酸与酪氨酸有相似的结构,能够竞争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;氨甲环酸抑制真皮内毛细血管的新生;氨甲环酸抑制肥大细胞的增殖和活性;氨甲环酸促进皮肤屏障功能的修复。在《化妆品皮肤不良反应诊疗指南》中,针对化妆品皮肤色素异常除了停用化妆品,必要时给予抗氧化剂谷胱甘肽、氨甲环酸、维生素C及激光治疗。

广大的仙女们,请注意,这是治疗!治疗!治疗!针对黄褐斑的治疗。不是护肤,不是预防,更不是美白。

康师傅≠康帅博

雪碧≠雷碧,

黄褐斑治疗≠美白

接下来我们继续查阅相关文献及报道,很遗憾!并没有维生素C、氨甲环酸、谷胱甘肽用于美白的文献资料。再查看三种药物的说明书,其适应症中均无用于美白这一项。再次证明,由这三种药物组装而成的美白针能美白这一说法更是无稽之谈。

动脑壳想一哈嘛,如果打个美白针就能变白了,为什么明星们还对各种美白产品情有独钟呢?如果打个美白针就能变白了,大家还用得着天天打伞、戴帽子、擦防晒霜的吗?如果打个美白针就能变白了,大家早就去打了,还用得着等到现在吗?

再者,根据百度说法,美白针需要长期使用,在注射过程中如果操作不规范存在感染风险,且长期、大量注射药物,会导致药物过量,出现溶血、过敏性休克等症状。因此,为了所谓的“美白”而搭上自己的健康就不划算了,毕竟健康才是最重要的(我想这次疫情也让大家都明白了这个道理)。

美白方法很多,聪明的宝宝们完全可以选择安全有效的方法,别再跟风那些没有任何依据的做法,别拿自己的身体做实验。查证结果是:美白针不仅不能美白,还会危害健康。

小编建议:有皮肤问题,请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咨询、治疗。

(正文已结束,以下为赠送内容)

三种药物的主要适应症、常见不良反应及用药警示(来源于药品说明书):

维生素C

适应症:1.用于防治坏血病。2.用于治疗慢性铁中毒。3.用于治疗特发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。4.用于维生素C的补充。5.大剂量静脉注射本药用于克山病,心源性休克时抢救。

不良反应:1.心血管系统心悸。2.代谢/内分泌系统长期大量(如一日2-3g)用药,停药后可见坏血病。3.呼吸系统呼吸困难。4.泌尿生殖系统长期大量用药,可见草酸盐、半胱氨酸盐或尿酸盐结石。5.免疫系统过敏性休克、过敏样反应。6.神经系统抽搐、麻木。快速静脉注射本药可见头晕、晕厥。7.肝脏大量用药可见血清胆红素水平下降。

用药警示:1.长期大量给药的患者如突然停药,可能出现坏血病症状,故应逐渐减量至停药。2.本药日剂量超过1g时可引起腹泻、皮肤红亮、头痛、恶心、呕吐、胃痉挛、胃酸增多、胃液反流、皮疹、泌尿系结石、尿内草酸盐与尿酸盐排出增多、深静脉血栓形成、血管内溶血或凝血、白细胞吞噬能力降低。日剂量超过5g时可致溶血,严重者危及生命。

氨甲环酸

适应症:1.用于急性或慢性、局限性或全身性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所致的出血。2.用于前列腺、尿道、肺、脑、子宫、肾上腺、甲状腺等富有纤溶酶原激活物脏器的外伤或手术出血。3.用作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、链激酶及尿激酶的拮抗药。4.用于人工流产、胎盘早剥、死胎、羊水栓塞引起的纤溶性出血。5.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轻症出血(如蛛网膜下腔出血和颅内动脉瘤出血)。6.用于治疗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。

不良反应:1.心血管系统低血压。上市后还有血栓栓塞事件(如深静脉血栓形成、肺栓塞、脑血栓形成、急性肾皮质坏死、视网膜中央动脉静脉梗阻)的报道。2.肌肉骨骼系统肌痉挛、背痛、肌肉骨骼疼痛、关节痛。3.血液贫血、凝血障碍、出血时间异常、血小板减少。

用药警示:1.本药可能引起头晕,可影响驾驶和操作机械。2.药物过量可致颅内血栓形成和出血。

谷胱甘肽

适应症:1.用于肝病。2.用作放疗、化疗的辅助用药。3.用于低氧血症。4.用于有机磷、胺基或硝基化合物中毒的辅助治疗。5.用于解药物毒性。

不良反应:1.心血管系统上市后有心悸的报道。2.呼吸系统上市后有呼吸困难、呼吸急促、咳嗽、哮喘的报道。3.免疫系统类过敏反应(如脸色苍白、血压下降、脉搏异常)、过敏反应(如皮疹。上市后还有过敏性休克的报道)。4.神经系统头痛。上市后还有头晕的报道。5.食欲缺乏、恶心、呕吐、上腹痛、胃痛。6.皮肤上市后有皮疹、瘙痒、多汗、荨麻疹、斑丘疹、潮红的报道。上市后还有注射部位静脉炎、胸痛、寒战、发热、高热的报道。

用药警示:1.本药可引起过敏性休克。应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,用药过程中应密切监测。
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dtmagic.net/mbzx/12371.html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
  • 网站简介| 发布优势| 服务条款| 隐私保护| 广告合作| 网站地图| 版权申明

    当前时间: 冀ICP备20001171号-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