折弯加工工艺的几个注意事项,不错
问:我也是钣金人,怎么加入组织?
答:点标题下方蓝字“钣金家园”
折床的加工工艺及注意事项:
1)折弯的加工范围:
折弯线到边缘的距离大于V槽的一半.如1.0mm的材料使用4V的下模则最小距离为2mm.下表为不同料厚的最小折边:
注:如折边料内尺寸小于上表中最小折边尺寸时,折床无法以正常方式加工,此时可将折边补长至最小折边尺寸,折弯后再修边,或考虑模具加工.
2)折床折弯时,由于孔边到折弯线的尺寸过小此时必须作适当工艺处理:(1)LASER在相对应的折弯线上作割线处理.
(2)NCT在相对应的折弯线上作压线处理(此方法优先考虑).(3)将孔加大至折弯线上(此方法必须与客户进行确认).
注:当靠近折弯线的孔距折弯线小于表中所列最小距离时,折弯后会发生变形:
3)反折压平:
当凸包与反折压平方向相反,且距折弯线距离L≦2.5t,压平会使凸包变形,工艺处理:在压平前,将一个治具套在工件下面,治具厚度略大于或等于凸包高度,然后再用压平模压平.
4)抽孔离折弯线太近时(≦3T+R)必须在折弯线处压线或割线处理.以免折弯时使抽孔变形.
5)电镀工件
电镀工件的折弯必须注意压痕及镀层的脱落(在工程图上应作特别说明).
6)段差
根据成形角度分为直边断差和斜边断差,加工方式则依照断差高度而定.
直边断差:当断差高度h小于3.5倍料厚时采用断差模或易模成形,大于3.5倍料厚时采用正常一正一反两折完成.
斜边断差:当斜边长度l小于3.5倍料厚时采用断差模或易模成形,大于3.5倍料厚时采用正常一正一反两折完成.
7)铆静电导轨
折床铆静电导轨的间距为25.15mm,一次可铆15个点(各铆合冲子可卸下,因此可进行单铆与间隔铆),当静电导轨的边缘与折弯线的距离L≧1+V/2mm时(V是折床的下模V槽宽度)可先铆静电导轨再折弯,小于1+V/2mm时则必须先折弯再铆静电导轨.如1.2mm的材料可用5V折.如下图所示注:静电导轨的宽度为7.12mm,型号:--)薄材,弹性极强的材料
或折弯角度非常重要通常可考虑在折弯线上作压线处理,或在折弯线上开工艺孔或在折弯线上压加强筋.以避免折弯后出现回弹,导致尺寸误差.如果易模加工则在设计易模时,必须考虑回弹量.
9)压凸包
易模压凸包时,如果对凸包的高度要求很严则可考虑采用回压方式来保证其精度.
10)折床压三角补强三角补强的模具规格:
三角补强的成型有两种:
1.与折弯刀具同时共用,即折弯与三角补强同时加工
2.工件折弯后再压三角补强.
注:成形三角补强的处数与模具数量有关,从上表中可知,目前同一规格最多能成形四处,如超过此数须与相关人员协商解决.
赞赏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dtmagic.net/mbfl/950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