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不建议你使用ldquo美白针

白癜风预防 http://baidianfeng.39.net/a_zhiliao/140524/4394399.html

在上次的推送里,我们重点分析了美白针中各种成分可能存在的风险。

然而,比起成分本身存在的风险,美白针还有以下这些更加严重的安全问题。

有效性未知

关于美白针的有效性,其实目前并无严谨的证据可以证明。

尽管美白针中所包含的谷胱甘肽、氨甲环酸和维生素C等有效成分,确实具有抗氧化作用,并且能够抑制黑素细胞中的酪氨酸酶、从而减少黑色素形成,在理论上来说,的确具有一定的美白作用。

但是,这些有效成分主要是针对特殊的色素性疾病,对于“美白针”整体的有效性,现在仍然缺少大样本的、随机双盲的临床研究。

并且,药物对黑素细胞产生的黑色素的抑制作用只是暂时的。一旦停药,还是有可能再次复发。这意味着美白针并不能做到“一针美白”、一劳永逸。

在有效性、时效性尚不明确的情况下,还需承担使用美白针带来的副作用,可以说是一种得不偿失的行为。

尚无正规品

由于“美白针”目前仍然缺乏严格的临床研究依据,即使在日本,也属于一种经验疗法,基本上是在小诊所才会进行使用。

目前,我国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并未批准美白针中的成分用于美容,也没有国外的产品取得中国内地的销售资格证。

因此,市场上流通的大多是“三无”产品,更没有明确的操作流程以及药物成分说明。

#国内的美白针都是三无产品#

图片来源:人民网微博

近日,一项话题冲上了微博热门。据医生介绍,市面上流通的美白针都是“三无产品”。长期使用会出现不良反应、乃至出现严重的并发症。

市面上的那些“美白针”产品,要么是自己配制的,要么是从非正规渠道进口的,甚至有些是直接将几种能抑制黑色素形成的药物进行随意组合而成,根本无法保证产品质量。

另外,有些美容师连执业医师资格都没有,在这种情况下实施静脉注射一类的医疗方法,实属招摇撞骗。

配方存隐患

由于“美白针”并不存在固定的配方和剂量,随意性是很大的。前文提到的谷胱甘肽、氨甲环酸和维生素C这3种有效成分,还算是相对“规范”的美白成分,本身价格十分便宜。但是,一些机构将它们混合起来,也不考虑成分配比,随便混搭一下,就摇身一变,成了天价的“美白针”,从而牟取暴利。

然而,糟糕的不仅仅是不确定的成分配比。有些机构为了迎合顾客「速效美白」的心理,还会在“美白针”中额外添加激素或者其他违禁成分。

这样一来,美白效果可能确实非常明显。然而,这些危险的成分,未经任何检测或者试验,便通过静脉注射,直接输送到人体的心脑循环系统,风险不可谓不高。

更可怕的是,有些爱美的女性朋友,为了节约成本,居然还会自行购买上述药剂,私下找人配药注射。这无异于拿自己的生命在开玩笑。

另外,即便是去境外机构打美白针,对医院的选择也存在隐患。万一在境外发生医疗事故,连追诉都会很困难,由此造成终身遗憾的人也并非鲜见。

小结

以上种种,都明显揭示了美白针其实并不安全。

那么,难道就没有什么安全美白的方法吗?我们又该如何面对“美白”这件事呢?

请听下回分解。

参考资料

[1]杨希川,“美白针”不靠谱[J].家庭医药,,(11):59.

[2]顾伟程主编,精编妇女皮肤病学,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,.04,-.

图片来源:稿定素材、人民网微博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dtmagic.net/mbfl/19121.html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
  • 网站简介| 发布优势| 服务条款| 隐私保护| 广告合作| 网站地图| 版权申明

    当前时间: 冀ICP备20001171号-9